- 精选资讯
“成功不是你获取了多少,甚至不是你给予了多少,而是你最后变成了怎样的人。”
1

比尔·盖茨是谁?
就不用我说了吧。
他14岁参加数学竞赛,夺得全州第一名;
18岁参加高考,以近满分成绩考入哈佛;
19岁从哈佛辍学,创办微软;
25岁开发举世闻名的MS-DOS系统;
31岁,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;
39岁,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首富。
在接下来25年里,
他又拿下18次世界首富。
这么牛逼的一个人,为什么要直播“吃屎”呢?
这要从他2008年退休后说起。
2
一天,比尔看《纽约时报》时,
读到一篇文章《在第三世界,水依旧是致命的》:
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,
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,
因为水污染问题,
数以百万计的孩子,
因感染痢疾而死去。
水污染是怎么造成的呢?
两大原因:
●人们随地大小便
●粪便未经处理就倾倒入河中
小孩怎么会感染痢疾呢?
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
还在污秽的河水中嬉戏,
不感染痢疾才怪了。
看到这篇报道后,
比尔非常震惊。
他专门去查看了《世界发展报告》,
在这个报告中,
他看到了更确切的数据:
在这些贫穷国家里,
12%的儿童会在5岁前夭折,
每年有300万的父母,
要埋葬死于痢疾的孩子。
“如果我的孩子得了痢疾,
去药房买药就好。
但如果非洲的孩子得了痢疾,
很大可能会因此死去。”
那一晚,比尔躺在床上,
脑中全是非洲孩子的影像,
“不行,我得救救那些孩子。”
退休后的比尔,
就这样走上了慈善之路。
3
但比尔做慈善的思路,
跟很多富翁完全不一样。
一天,比尔的小女儿看新闻时,
看到一个小孩因罹患脊髓灰质炎而瘫痪,
她非常难过,问父亲:“你能为这个小孩做点什么?”
比尔说:“我要消灭这种病。”
小女儿说:“不不不,我是说,你能为这个小孩做点什么?”
比尔说:“我不准备为她做什么。”
小女儿很吃惊:“为什么?”
比尔说了这样一段话:
“解决任何问题,
都有零售和批发两种做法。
零售是指对某个个体的帮助,
批发是规模化系统性地解决问题。
跟受害者的情感连结,
都是零售层次,
零售只能解决个体问题。
但如果要全面解决问题,
就得从批发的角度思考。”
比尔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?
最好的慈善是批发——系统性地解决根本问题。

纪录片导演对比尔说:“你这样做慈善不够鼓舞人心。”
比尔说:“鼓舞人心不是我的目的。”
导演说:“如果不是为了鼓舞人心,那是为了什么?”
比尔说:“效果最大化。”
为了让慈善效果最大化,
比尔准备探索“批发性慈善”,
但他的麻烦也因此开始了。
4
如何系统性地解决痢疾呢?
比尔查看大量资料和咨询专家后得出结论:
●建立粪便污水处理系统
●发起厕所革命:推广使用马桶
“如果能妥善处理和净化粪便,
就从源头掐灭了痢疾的传播可能。”
但这两件事都做不了,
因为做这两件事都需要铺设管道。
铺设管道的成本太大了,
贫困国家根本无法承受。
即便可以承受,
也需要大量电力和水力支撑,
而这些国家非常缺水缺电,
所以根本行不通。
那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?
比尔一番琢磨后,有了一个设想——发明新型厕所。
“这种新型厕所,
在没水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运转,
并能把粪便变成燃料发电,
得到的副产品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干净水。
如果能发明这样一种厕所,
那不仅能从源头扼杀痢疾,
还能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。”
有了这个想法之后,
比尔开始给很多大学写信,
请求他们提供创新的设计,
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。
但这些信都石沉大海。
写信求助不行,
比尔推出了重金悬赏:谁能发明这样一种厕所,将重奖。
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
许多科学家、发明家、工程师,
都加入了研发队伍。
在七年时间里,
比尔投入了数亿美元,
但始终没有得到理想型厕所。
▲ 欧姆尼处理器
就在比尔有点灰心的时候,
一个团队终于造出了欧姆尼处理器,
“这个欧姆尼处理器,
满足了比尔最初的想象:
“不需要外部电源和水源,
粪便进去之后,
最后得到的是电和灰烬,
以及可以直接饮用的水。”

为了推广欧姆尼处理器,
比尔自己掏钱,
在一些国家进行了试点。
比尔还直播了“吃屎”,
他端起一杯从粪便中净化出的水,
一口一口喝着:“味道不错。”
这种新型厕所非常棒,
“一个厕所可以容纳10人使用,
每位用户每天的费用不超过3毛。”
效果毋庸置疑,
但遗憾的是,
这种厕所始终无法流行起来,
因为这样一套装置需要5万美元。
“只要超过500美金,在非洲就很难推广。”
比尔陷入思考中:
“怎么才能让它变得廉价呢?”
他开始了新的探索。
5
在研发新型厕所的同时,
比尔还在揪心另一件事——脊髓灰质炎(小儿麻痹症)。
小女儿问:“你能为那个小孩做点什么?”
比尔说:“我不准备为她做什么。”
比尔不是绝情,
只是他看得更远,
他想彻底消灭脊灰。
因为每一个小时,世界上就有30多名儿童因感染脊灰而死亡、瘫痪。
这让比尔非常痛心:
“原本很简单就能根治的疾病,
在非洲却无法治疗。”
于是比尔成立了脊灰工作组。
工作组要求比尔投入2亿美元。
比尔给了4亿:“要做就做好。”
其实消灭脊灰非常简单,
给婴儿接种疫苗就行了。
但接种疫苗需要钱啊,
对每个婴儿进行普及性接种,
贫穷国家根本承担不了。
怎么办?
比尔投入7.5亿美元,
成立了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,
为贫穷国家提供免费或低价疫苗。
疫苗从哪里来呢?
其实发达国家都有,
就是价格比较贵。
要购买这么多这么贵的疫苗,
比尔一个人也承担不了,
所以他希望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疫苗。
便宜的疫苗其实也有,
比如中国、印度等国家生产的。
但便宜的疫苗,GAVI直接买不了——疫苗要被GAVI这样的组织采购,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一个标准,就是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。
“没有这个预认证,是不能被采购的。”
怎么办?
比尔又投入大量资金,
聘请很多专家帮助疫苗厂家达到国际标准,
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。
购买疫苗的问题刚解决,
又一棘手问题随之出现。
非洲靠近赤道,气温高,
有的地区甚至逼近45℃,
而疫苗的储存必须是低温环境。
“最需要接种疫苗的地区,
往往是贫困的农村地区,
而这些地区经常断电,
疫苗的储存就成了大问题。”
▲ 骆驼背上的就是冰桶
比尔组建了一个公司Global Good,
然后召集了一批科学家:
“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这帮科学家想了一段时间后,
设计了一个神奇的东西——冰桶。
“在没有电的情况下,
只要放上冰块,
就能保持0℃—10℃长达35天。”
冰桶设计出来了,
找谁生产才能价廉物美呢?
Global Good找了很多企业都不满意,
最后来到中国,
找到了制冷企业澳柯玛,
澳柯玛完美地将设计变成了现实。

疫苗和冰桶都有了,
接种工作终于得以推开,
但另一个麻烦接踵而至,
“比如在尼日利亚,
在A地区消灭脊灰后,
B地区又出现了脊灰;
在B地区消灭脊灰后,
C地区又出现了脊灰;
在C地区消灭脊灰后,
A地区又出现了脊灰,
就像打地鼠一样此起彼伏。
不仅没减少,还大幅增加了。”
这让比尔头大:怎么会这样呢?
于是工作组开始查找原因,
他们终于找到了罪魁——地图。

接种工作人员手中的地图,
竟然是英国人1945年绘制的,
导致不同地区交界处的居民,
在接种疫苗时被大量遗漏了,
“这边的人以为旁边的区会给他们接种,
旁边的区又以为另一边的人会给他们接种。”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
比尔只好又花钱,
运用高清卫星成像和算法,
绘制出了非常精细的地图,
然后对接种者地区进行精确规划。
这样一番运作后,
尼日利亚罹患脊灰的人数,
终于开始直线下降,
下降至2010年只出现了21个。
比尔非常开心:“消灭脊灰有希望了。”
然而不幸的是,
一个个“灾难”开始降临:
恐怖分子控制了村庄和公路,
限制人员进入与信息流通。
用儿童做诱饵杀害志愿者,
用炸弹炸死接种工作者,
开枪打死保护工作者的警官,
…………
与此同时,宗教领袖到处散播言论:
“比尔·盖茨是当代希特勒,
疫苗是属于西方国家的阴谋,
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儿童绝育。”
于是很多居民开始抵制接种,
尼日利亚等地区的脊灰人数又开始上升。
看到工作人员遇害,比尔非常难过。
很多人劝他:“放弃吧,你已经尽力了。”
比尔说:“不,我会再投入60亿美元。”
一切又回到了原点。
6
比尔忧心的也不只是脊灰,
他还在关心另外两件事情。
一是:很多贫穷国家极度缺电。
“很多地区还没通电,很多穷人用不起电。”
二是:气候变暖。
“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,
让全球气候不断变暖,
导致极端天气不断加剧,
各种大灾难频频发生。”
这两件事让比尔陷入了思考。
“水力发电受资源的影响很大,
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很大,
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,
那有没有一种发电方式,
既不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,
又不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,
发的电还很经济实惠呢?”
其实是有的。
比尔想到了核能。
但大部分国家都反对建造核电站。
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福岛核事故,
让很多国家对核电站畏之如虎。
但比尔研究发现:
“核能到现在,只造成了几千例死亡。
煤炭,每年却会夺走80万人的生命。
而且,核能之所以危险,
是因为它的技术一直没有更新。
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核电站,
